社会实践 |“酸奶要喝干净才算干垃圾哦”~
“今天,你是什么垃圾?”
“牛奶瓶里的牛奶喝干净了吗?”
“香蕉皮不要扔到干垃圾里面啦!”
···
当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生活习惯
如何从城市层面认知垃圾分类的实施现状
如何从宏观角度分析垃圾分类的社会效应
引发了众多上海学子的关注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
与垃圾分类有关的
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吧~
01
走出校园,求真力行
上海连续的高温阻挡不了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锤炼真知的热情。他们当中,有的团队远赴国外,调研垃圾分类与城市环保的经验;有的团队身体力行,用双手为城市环保贡献力量;有的团队走进绿化和市容管理局,学习垃圾分类的背景与内涵。行胜于言,知行合一,上海学子用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。
华东师范大学
7月11日至14日,华东师范大学“垃圾分类,你我同行”社会实践项目组分别前往日本鹿儿岛市的鹿儿岛国际大学、垃圾分类燃烧回收工厂、环境未来馆等地展开调研。
鹿儿岛的大崎町被称为“日本最为‘洁癖’的地方”。这里连续九年垃圾分类回收率居全日本第一,但成本不到日本全国平均费用的一半,相关经验值得借鉴。项目组成员调研了鹿儿岛市垃圾分类的实行现状,实地探索了边缘化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,希望能够学习借鉴日本垃圾分类的经验,促进中国更好地实行垃圾分类。
上海财经大学
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“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机制实效调查及长效管理机制探究”为主题,先后走访了上海市奉贤区市容环境卫生所和奉贤区南桥镇的居民区。调研团队成员与政府部门、居委会开展座谈会,并进行了实地走访,研究了当地垃圾分类的整体情况。
实地走访
上海海事大学
来自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临海“清”年实践队,通过“大手拉小手”的方式,向青少年普及海洋环保与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,并一起来到海边捡拾垃圾。
实践队的同学们按照“教育一个孩子、影响一个家庭、带动一个社区、助力一个城市、促进整个社会”的理念,引导更多青少年肩负社会责任、增强环保意识,努力成长为“海洋环保、垃圾分类”的参与者、实践者和推广者。
央视“打卡最美海岸线”节目采访
华东政法大学
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小组,以“专业化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制度完善”为实践主题,对社会组织、社区、政府部门三方展开调研。基于上海市垃圾分类的相关经验,总结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,旨在为长三角其他地区更好地实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建议。
调研闵行区梅陇素杺社区环保服务社
调研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王满小区
调研闵行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
02
走进社区,接触生活
垃圾分类的实行既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力量,也有赖于每一位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们不仅加强了政策的学习,也深入到各社区,实地调研垃圾分类的实施现状。
上海对外经贸大学
7月5日,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以“探访崇明地区垃圾分类情况”为主题,先后走访了城桥镇西门北村和城桥镇天赐景城。
调研过程中,同学们通过与居民面对面沟通、问卷调查、实地走访,基本掌握了当地垃圾分类的实行现状,发现了诸如垃圾桶分布不合理、垃圾分类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。后期团队将进一步深入展开调研,以期形成解决问题的成套建议方案。
实地走访
团队合影
上海海关学院
上海海关学院的同学们自5月份就已经开展垃圾分类的调研。同学们制作了调查问卷,基于抽样调查的方式,分别到浦东新区地杰国际社区、御桥花园、黄浦区保安坊、外滩街道东风小区、恒安坊等地进行调研。
通过实地调研,同学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实行现状,后续也将结合更多的走访经历,形成完整系统的成果报告。
对恒安坊人工挑拣垃圾的工作人员进行采访
03
举一反三,开拓创新
垃圾分类不仅是政策推动的结果和公民责任意识的体现,也为青年学子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契机。来自上海高校的同学们,有的结合专业,萌生了开发APP的想法;有的对标实际需求,积极投身创业;有的不断进行思考总结,希望能够提出完整的建议方案,服务于大型社会活动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努力吧~
上海海洋大学
7月8日,上海海洋大学“行走的课堂”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正式成立。团队共9名成员,以“垃圾分类识别-基于深度学习以及AR技术的研究”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主题,旨在开发能够让公众快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手机软件。
该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分为三个部分展开:
一是问卷调查。作为整个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,初步掌握上海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。
二是开发垃圾分类查询APP。这是社会实践团队的重点工作,也有助于将调研成果应用于实际,为上海市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提供便利。
三是垃圾分类查询APP的试用与投放。
项目现在还在进行中,让我们共同期待即将上线的APP吧~
上海电力大学
7月,上海电力大学“时习社实践队”以“绿色进博·共享未来——垃圾分类新对策,上海城市新名片”为主题,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展开社会调查。团队共17人,通过走访、研讨会等方式,旨在形成合理的垃圾分类引导方案和垃圾桶布置方案,为即将在此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贡献力量。
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
了解垃圾分类,准确投放垃圾
不仅仅是每位公民应该养成的习惯
更应该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社会意识
在上海建设卓越城市的进程中
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
自觉分类投放垃圾
共同营造和谐、美好的家园~
学联菌后续将进一步介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、上海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“知行杯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关注垃圾分类,展现当代青年知行合一、积极进取的风采,敬请关注~
关于垃圾分类,你有什么想说的
评论区见哦~
编辑 | 上海理工大学 周卉
@上海高中生 | 看完中高考成绩,也来看看武亦姝参加过的论坛呦~
上海共青团新媒体联盟
“青春上海”文章推荐链接